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文化观察:画家吴山明笔墨探索何以独具魅力?!

文化观察:画家吴山明笔墨探索何以独具魅力?

时间:2025-11-10 07:02:56 来源:成都浪漫樱花丝足会所 作者:休闲 阅读:845次

  中新网杭州9月28日电(林波)中国人物画艺术巨匠吴山明的文化吴山笔墨探索何以独具魅力?

9月28日,虚灵之光——吴山明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杭州开幕。观察 (主办方供图)

  9月28日,明笔墨探魅力虚灵之光——吴山明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浙江杭州开幕。索何本次展览分“为道明理”“高格写魂”“淬魄见心”“以意命笔”“化腐朽为神奇”“东方虚灵之光”六个部分,独具剖析吴山明的文化吴山笔墨探索历程。

  吴山明生于浙江省浦江县,观察2021年去世。明笔墨探魅力他早年受教于潘天寿、索何吴茀之、独具李震坚等著名画家,文化吴山深谙“浙派人物画”风貌,观察然而他并未止步于流派成法,明笔墨探魅力转而构建出婉约灵动的索何意笔人物系列和虚灵冲和的宿墨人物画体系。

  宿墨是独具中国画传统用墨技法,指砚中隔夜墨汁脱胶后形成的浓黑墨液,初见于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所载“用墨七法”。

  在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看来,吴山明于宿墨法中独开新局,将古人之“枯、板、结”化为晶莹透亮之韵,成就空明与朦胧兼具的笔墨语言。其“意笔线描”与“宿墨法”,不仅拓展现代人物画范式,更将传统笔墨推向现代审美新境。

9月28日,展出的吴山明作品《造化为师》。 林波 摄

  在现场,作者注意到吴山明1996年所绘的《造化为师》作品是黄宾虹画像,该画的造型、浓淡变化、笔触感、笔意、笔趣都在释放中呈现,也印证了吴山明所说的“所以人物画家在造型制约中求笔墨的精妙是最难的”。

  吴山明曾说:“黄宾虹像我画了很多遍,当大师的人物形象几乎可以背着画出来的时候,笔墨的方式便自由起来。让笔墨趣味像书法般流畅地写出来,这样笔墨才能解放,这的确要有很强的把握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览集中呈现吴山明的大量写生原稿与各时期精品力作,其中不少为首次公开展出。如吴山明的本科毕业创作《飞雪迎春》,已与观众阔别近60年;而曾参加全国美展的《孺子牛》,则是自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后第一次对外展出。

  在现场,作者还注意到吴山明的《母子》《小牧童》等多组“对照图”,将细线稿与相应意笔线描作品之间进行对比式呈现,为理解吴山明的艺术方法与教学思想提供了珍贵的一手材料。

9月28日,展出的吴山明作品。 林波 摄

  据策展人吴高岚介绍,这些“对照图”是1987年前后绘制,这个时期是吴山明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也是他艺术生涯的重要时期,他研究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意笔人物画的现代主义转型,主要是意象造型和意笔线描两个问题,也是后期宿墨法变革的一个前奏。

  “这批线描用另一种语言的厚重代替写实绘画体块的厚重,用线条的浓淡虚实、水墨淋漓构建的微妙空间关系代替了原来透视的空间感,这已然转化成了一种全新凝练的东方式表达。”吴高岚如是说。

  看重生活的启迪、保持对自然美的敏感度,是吴山明始终奉行的创作原则。为捕捉生活中的感动瞬间,他频繁外出写生,云南、青海、新疆等地都留有他的足迹。这种认知不仅体现在创作中,更贯穿于他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吴山明学生、浙江画院原副院长池沙鸿表示,“走出舒适区”“走向生活”是他从老师身上感受到的精神内核,“吴山明先生在各个创作阶段不断突破自我,反对自我束缚,体现其胸怀与格局,并且始终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直面朴实对象,用新技法表达新感受,强调技法应随感受而变”。(完)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陈艺文/林珊夺冠!广东跳水队收获第5金
  • 昆明警方通报“校外男子在一高校自杀身亡”,“被导师压榨”系谣言|破谣局
  • 卒中可防可控!这场义诊教你抓住黄金救治时机
  • 剧痛!一旦感染终身携带?这些人要警惕→|安全贴心话
  • 康熙亲爹另有其人?专家:没有证据,努尔哈赤、康熙、雍正都是相同父系
  • 转需!十五运会金牌赛程来了,快收藏→
  • 观赛、打卡、品特产……跟着十五运会游云浮|粤游粤好运
  • 做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保障工作,中央网信办集中整治6类突出问题
推荐内容
  • 年轻人消费回归理性 “双11”如何接招
  • 今日辟谣(2025年10月29日)
  • 日本两架客机在机场发生碰撞 无人员受伤
  • 正视频《暖心画》上线 AI+暖心画定格身边的爱与温暖
  • 江苏省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晓东接受审查调查
  • 十五运会男篮今日开赛,观赛攻略看这一条就够了!